今日更新消息 連續五個月!新興市場遭遇史上最長資本外流,亞洲形勢堪比2013年

 行业资讯     |      2025-07-04

  原標題:連續五個月!新興市場遭遇史上最長資本外流,亞洲形勢堪比2013年

今日更新消息 連續五個月!新興市場遭遇史上最長資本外流,亞洲形勢堪比2013年

  來源:華爾街見聞

  隨著全球主要央行在緊縮道路上加速前進,利率上行對新興市場造成的衝擊不容小覷,疊加衰退陰霾逐步逼近,昔日新興市場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開始消退。

  目前海外投資者已連續五個月將資金撤出新興市場,使其遭遇史上最長資本外流。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匯編的臨時數據,本月海外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的跨境流出金額達到105億美元,過去五個月的總流出金額超過380億美元,創下200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長淨流出時間。

  並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7月28日表示,當前在亞洲新興市場(不包括中國)中,資本流出情況與2013年相當,當時因美聯儲暗示將比預期更早地縮減購債規模,導致全球收益率大幅上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主任Krishna Srinivasa在一篇博客中寫道:

  自俄烏衝突以來,印度的資金流出規模高達230億美元......隨著美聯儲發出持續加息信號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包括韓國在內的亞洲發達經濟體也出現了資金外流。

  這種持續的資本外流正在讓數個新興經濟體直麵金融危機風險。

  先是斯裏蘭卡出現主權債務違約,再是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助,而這些也導致投資者開始擔憂其餘新興市場的發展狀況。

  同時根據摩根大通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海外投資者還從新興市場的外幣債券基金中撤出了300億美元,而這些基金是投資於發達國家資本市場所發行的債券。

  數據顯示,相較於美債收益率,至少有20個新興市場的外幣債券收益率要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

  而如此巨大的利率差,通常被認為是衡量嚴重金融壓力和違約風險的指標。

  商業支付公司Corpay資深策略師Karthik Sankaran表示:

  新興市場今年上演了過山車般的瘋狂一幕。

  在2021年末至2022年初,海外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發展前景頗為樂觀,預計其經濟能夠從疫情大流行中強勁複蘇。直到今年四月,在全球油價上漲勢頭的帶動下,巴西和哥倫比亞等大宗商品出口市場仍有不俗表現。

  然而,隨著通脹“高燒”持續發酵、美聯儲采取激進加息以及全球經濟衰退陰霾逼近,不少投資者開始對新興市場態度“冷淡”。

  分析師對此警告稱,和此前形勢不同,新興市場前景難言樂觀。

  研究機構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的新興市場經濟學家⠁dam Wolfe認為:

  美聯儲的立場似乎與前幾輪周期大不相同......它更願意承受美國經濟衰退以及破壞金融市場穩定的風險,以求降低通脹率。

  誰會是下一個斯裏蘭卡?

  Wolfe表示在這種背景下,海外投資者紛紛擔憂,繼斯裏蘭卡主權債務違約之後,誰會成為下一個?

  比如今年加納發行的外幣債券收益率和美債收益率之間的息差已經翻了一番多,而極高的償債成本正在侵蝕加納的外匯儲備,以每季度減少10億美元的速度,從2021年底的97億美元下降至今年6月的77億美元。

  此外土耳其也是格外引發市場擔憂的大型經濟體。目前土耳其政府采取措施支持裏拉,但拒絕提高利率水平,此舉會帶來很高的財政成本。

  Wolfe對此認為,該措施隻能在土耳其的經常賬戶盈餘時,才能發揮效用,但這種情況在土耳其比較少見:

  如果土耳其需要外部資金,最終這些係統將出現崩潰。

  Wolfe還補充稱,其他大型新興經濟體也麵臨著相似的壓力,即對債務融資的依賴意味著政府最終將不得不抑製內需,以此控製債務規模,因而承受經濟衰退的風險。

  Srinivasa對此提出建議,認為各國應該適時采取外匯幹預和資本管製等措施來應對資金的急劇外流。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